学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施方案(试行)

发稿时间:2018-10-22 10:23:00
   按照《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高校课堂教学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的指导意见》、《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41号令)等要求,根据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的需要,为进一步提高学院课堂教学质量,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特制订课堂教学质量实施方案。

    一、实施目标

    细化学院《作风建设与质量提升年实施方案》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相关要求,加强教学管理和学习过程管理,狠抓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实现学生“人人成才”的教育目标。

    二、重点内容

    1.课堂教学管理

    针对部分学生上课迟到、早退和旷课,带餐进教室,不带上课所用教材、笔记本等学习用品,上课玩手机、睡觉等教学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2.学习过程管理

    针对部分课程教学质量不高,课程考核成绩构成设计不够科学,毕业要求过松等问题,严抓学习过程管理。

    三、落实举措

    1.组织开展课堂教学大讨论

    聚焦讨论主题。组织广大干部教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足内涵发展,树立质量意识,围绕“课比天大”“课堂革命”,开展大讨论,充分认识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学院落实立德树立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使各方面思想、认识和行动高度统一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要求上来。 

    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梳理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认真分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教师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低等方面问题的原因,围绕师德师风、教学质量、教学管理等重点领域和突出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制定整改措施。

    2.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调研学院《教师课堂教学基本规范》和《课堂教学秩序管理细则》的执行情况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落实院系两级教学巡查和听课,严管、严抓教学秩序;加强教学检查,每学期期初、期中、期末,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授课进度计划、教案、作业批改记录、实践教学材料、考试(考查)试卷、毕业论文(设计)等进行检查,加强教学环节监督;组织公开课、示范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积极组织参加省级及以上政府部门组织的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以赛促教,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3.加强学习过程管理

    通过听课,检查课程授课进度计划编制是否科学合理,课程教学设计是否科学,授课教案是否不断更新,课程教学内容是紧跟经济和社会发展,课程教学是否符合授课进度计划,是否存在随意处理课堂,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改革课程考核办法,根据课程性质(A类、B类、C类),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加强学籍管理,严格考试纪律,结合学分制改革取消“清考”,补考只允许一次,一次补考不过跟下一级重修。

    4.强化课堂教学的责任

    教务处组织修订完善学院《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等考核评价制度,把课堂教学质量作为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绩效考核和津贴发放的重要依据。各系要切实担负起课堂教学管理的主体责任,落实辅导员在提高课堂质量中的工作职责,充分调动任课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严格执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对于师德表现失范的,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四、评价方式

    采用学生评教、教师同行评教、领导督导评教等多种方式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制定科学有效的评教指标,全面考核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职业品德、教学设计、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等。

    五、保障措施

    1. 加强专业动态调整

    加强需求、招生、培养、就业全链条统筹,结合2020年实施“专业+学校”的招生趋势,实施专业动态调整,推动就业与招生、人才培养的有效联动。

    2.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以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着力点,加快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提高教学水平的进程。出台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办法,推动学分互认。

    3.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完善专业教师企业实践锻炼制度,创新“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增强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和服务学生成长的本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指导青年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等。举办教师教学技能比赛,选拔学院教学能手、教坛新秀等,发挥标杆作用,引领教师把打造“优质课堂”作为毕生追求,把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作为一项自觉行动。

    4.大力推广成功经验

   鼓励课堂改革的院级教改课题立项,加强对带有共性、规律性经验做法的总结提炼,形成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教学成果。    

转载源自:http://jwc.sdecu.com/html/regula/2018/1015/1978.html
Copyright © 2013 版权所有:山东经贸职业学院商务工程技术系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青年路2798号 邮编:261011 联系电话:(0536)2600137